日期:2013-08-27 来源:杭州市萧山区农机水利局 作者:
悠悠萧山史,上下八千年。萧山与水,有着不解之缘。自古以来,萧山治水历史悠久,薪火相传。从《史记》“三江既入,震泽致定”描述的大禹治水,到唐代兴筑海塘,宋代杨时开筑湘湖泽惠于民的足迹,再到历代围垦造田的伟大壮举,水利建设在萧然大地上一脉相承,绵延至今。
时光流转新千年,弹指水利换新颜。如今,居于钱塘江畔,这个全国经济百强县榜单的领跑者——萧山。乘着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东风,紧扣着水利现代化建设的主线,满载着累累硕果,正以助力发展的强大音符奏响着水利为民的最强音,正以昂首自信的姿态迈向水利强区的新征程。
水之基础在于平安
萧山上承富春江、浦阳江、永兴河山洪,下纳举世闻名的钱塘江涌潮,山区水库星罗棋布,平原河网纵横交错,历来是一个洪、涝、旱、台、潮等多种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地区。历年来,萧山人民始终把兴利除害、保一方平安作为重要的使命和职责,用水利的平定确保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安。
曾经风雨兼程,而今迈步从头越!犹记得2012年的“6·18”强降雨,是萧山有气象记录以来单日降雨量之最的强降雨,8月份的11号台风“海葵”台风正面袭击,又曾留给水利工作者多少个不眠之夜。然而,在天灾面前,萧山人民经受住了考验,成效显著。打赢这场防汛仗,靠的并不是侥幸,而是多年来萧山水利设施体系的不断配套和防汛保障基础的不断完善。
现在,萧山的每个镇街、社区,一张张防汛防台风险图已经上墙。图上,清晰的标明了该地区的转移责任人、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安置避灾点等信息,为确保紧急情况下人员转移工作的有序转、有效转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可能出现险情时做到一目了然。
此外,萧山区基层防汛体系得到有效巩固,在全省率先将基层防汛体系延伸到各村(社区)、区级百强企业及学校,实现了基层防汛组织体系规范化、责任体系网格化、预案体系制度化、工程体系标准化、预警体系实时化、队伍体系专业化、物资体系分级化和信息体系数据化。
信息化为防汛事业保驾护航。萧山相继配置了台风路径跟踪、卫星云图监测、气象信息服务终端等软件,配备了数据实时采集、实时传输的水、雨情遥测点,使全区防汛防台工作做到了天上有卫星云图,地上有水情遥测,台风有路径跟踪,洪水有视频监控,从而为全区防汛防台工作提供了实时化、信息化、科技化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在沿江一线,为抵御风暴潮袭击,保障人民“生命线”安全,萧山区在全省率先启动了以钱塘江100年一遇标准塘提标工程。2010年,如期完成钱塘江萧围外六至外八工段4.64公里100年一遇标准塘提标工程建设,2013年4月,又如期完成了钱塘江萧围外八至外十工段4.39公里100年一遇标准塘建设。目前,正在启动和实施萧围东线10公里100年一遇标准塘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力求通过持续几年的努力,使境内钱塘江一线堤塘全部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该区还规划浦阳江两岸堤塘防洪标准由目前的20年一遇,全面提升至50年一遇,使境内堤塘防洪标准与萧山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匹配,真正将钱塘江、浦阳江堤塘建设成为沿江两岸人民群众的“风情线”和“保障线”。
同时,为有效应对短历时强降雨造成的“内涝”,萧山区因地制宜地在钱塘江、浦阳江沿线科学布局和实施了萧围外六工段排涝闸、萧围外八工段排涝闸、径游江南闸等大量水利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有效提升了水利设施的整体防灾减灾能力。
水之根本在于利民
兴水之利,根本目的是为了惠泽于民、改善民生。把民生水利放在更加重要位置,让老百姓享受到水利发展的成果。是萧山水利人的信念。近年来,萧山区委、区政府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心,为水利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强塘工程、河道整治、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农村桥梁改造等一批保障民生、事关大局的水利项目乘势而上。
2012年,萧山以推进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平台,以“八大十亿”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投入水利资金21.6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水利投入12.4亿元,较2011年基本实现了水利投入资金的翻番。
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是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为了提高农田水利防灾抗灾能力,萧山突出以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两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重点,于去冬今春,大力推进和开展了以“万人万亩”十大粮食功能区块为主要载体的冬春基本农田水利建设,着力完善配套“五小工程”设施,完成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的配套建设,着力提升农田水利设施的防灾减灾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萧山也被水利部评为2011至2012年度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
萧山本地水资源总量较为贫乏,水资源年内年际分布不均匀。为破解水资源要素的发展制约,省级重点工程项目——西水东引工程破题而出。工程位于萧山境内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三江汇合优质水源处,在原有小砾山排灌闸站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渠首枢纽泵站、配套沿线输排水河道及各类二级泵站和节制闸等项目的建设,使其引、提水能力增扩至50立方米每秒,实现将钱塘江中下游优质淡水资源,源源不断地引入萧山内河河网,满足了全区中东片工农业用水和环境用水的需求。
在确保百姓饮用水源安全上,近年来,萧山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要求,坚持以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以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为抓手,通过大力实施水厂建设、管网工程和改水工程建设,率先在全省全面实现了农村饮用水安全和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为进一步提升全区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自2008年度起,萧山又开展了湘湖水库应急备用水源的深入论证和申报工作,切实保障民之所需。
水之贵重在于生态
“碧水青石伴垂柳,潺潺清流惹人醉”。细心的人们发现,萧山城区、农村的河道越来越干净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宜居”的河道溪流水环境正带给了人们更多的愉悦和欢喜。
水环境的极大改善,得益于萧山近年来大力推进的河道溪流综合整治、疏浚清淤、清洁保洁“三大”重点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以河道整治为重点的治水工程。突出防洪、航运、生态“三位一体”河道综合整治,是改善农村河道水环境,提高农村河道的调蓄洪能力的有效举措。为此,萧山不断加大河道综合整治的建设力度和投入力度,已累计整治农村河道151条(段)285公里,使全区河道水环境整体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同时,萧山还立足于溪流水环境的改善,按照“整治一条、通畅一条、美化一条、综合效益显现一条”的建设目标,全面完成了91公里五大溪流的整治建设目标。有效改善了溪流沿线两岸居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以河道疏浚清淤为重点的净水工程。萧山自加压力,将河道疏浚范围扩大到区、镇、村三级河道,并将部分镇、村级河道及池塘、河塘的疏浚清淤纳入区财政补助对象统一规划实施,切实解决农村河道普遍存在淤积严重、排灌不畅、调蓄能力弱化、水质较差等实际问题。至2012年底,共疏浚河道322条(段)567公里,累计疏浚土方1082万方,取得了明显的河道水环境改善效果。此外,还进一步配套完善河道整治的后续管养机制,通过河道治标与治本的有机结合,务求从根本上改善河道水环境。
以河道清洁保洁为重点的洁水工程。农村河道保洁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萧山通过大力开展农村标准河道建设、河道疏浚、河道配水调水等工程措施,扎实推进“最清洁城乡工程农村河道百日清洁大行动”,着力改善和恢复河道水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健全完善全区农村河道保洁考核办法,探索实践河道长效保洁机制,强化日常督查,落实河道保洁定政策、定责任、定河段、定人员、定考核的“五定”考核措施,有效提升了全区农村河道保洁的成效。
水之要义在于管理
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惟有依法管理,深化水管体制改革,方可营造井然用水秩序,倍增水利功效。
为此,萧山以民意为重,以广大人民群众追求人水和谐的意愿和要求作为水利依法行政的出发点,做到宣传、执法、管理相得益彰“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着力推进法治水利建设,演绎全民护水的和谐乐章,有效促进和确保了水利工程设施效益的充分发挥。
每年的水法宣传活动现场,前来咨询和领取资料的市民络绎不绝,纷纷就生产生活中碰到的各种涉水问题向水政执法人员进行了咨询。主题文艺演出、主题电影进村进社区活动、节水宣传进企业活动、短信服务活动等“十大主题活动”也广泛受到市民好评,营造了的全民知法守法学法的良好氛围。
萧山的执法工作者对待工作也始终一丝不苟,始终坚持水利工程设施每周不少于两次的全面巡查制度,不断加密加大巡查巡防次数和力度,严格查处各类来电来信来访举报,确保了水利设施的完整与安全。
针对萧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等方面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萧山在水资源管理上从不马虎。在强化水资源取水许可的基础上,按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有关要求,编制完成了《浦阳江水资源调配整编》、《大江东水资源调配及水资源调查方案》、《城区用水水资源调配方案》,《萧山区水资源保障与管理实施工作方案》,研究建立起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制度等,为萧山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水基础。
萧山区建管并重,始终立足于工程管理服务和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总体要求,优化、简化涉水项目审批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全区堤塘、溪流、涵闸、山塘水库等水利设施的长效管理机制,明晰划定了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落实了管理责任主体和管理人员,做到了管理人员、管理职责、管理地段、管理经费和管理报酬的“五到位”,并充分运用水利基础设施数据库,配套建设了全区水利工程调度运行管理和防汛防台集成会商等系统,有效提升水利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水之灵魂在于创新
思想新,一新百新;观念变,一变百变。新观念催生新思路,新思路引领新发展。近年来,萧山水利工作始终牢牢把握创新发展这一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水利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集中民智求创新,深入实践谋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萧山特色的水利发展创新之路。
政策创新谋定发展。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后,萧山顺势而为,抢抓机遇,依托《萧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萧山区“十二五”水利设施建设规划》、《萧山区“十二五”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和《萧山区水利规划》,制定出台了《萧山区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到2015年萧山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确立了强化“五大水利”建设,提升水利“七大能力”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为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水利改革发展工作配套了政策、强化了举措、指明了方向。
体制创新提升效益。萧山按照水利部、浙江省和杭州市有关文件,结合萧山水利实际和特点,深化和完成了水管体制改革,既有效调动了全体水管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更有效确保了水利工程设施效益的正常发挥和运行的安全。特别是2012年以来,萧山配套健全了区、镇、村三级水利工程管理组织体系,配备村(社区)水利(务)员,实现水利管理体系向村(社区)最基层一级的延伸,进一步夯实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性的基层与基础工作。
理念创新务求突破。萧山始终突破自我,不断创新设计理念,不断推进新技术的应用与进步,无论是水利工程总体布局,还是工程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如在闸站工程设计过程中,及时更新设计理念,实行闸桥分离的原则,有效确保了闸站的运行安全,萧山闸站示范化建设实现了管理制度化、操作自动化、数据信息化、队伍专业化、环境美化的“五化”目标……
江河湖水润萧然,惠泽万物细无声。萧山水利宏伟蓝图已然绘就,萧山水利正沐浴在快速发展的阳光雨露之中。展望未来,萧山更将进一步提升水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能力,兴水之利,除水之害,奏响萧山水利为民服务、助力发展最强音,同心共筑,开启“中国梦”的萧山水利新篇章。